中新湖南网6月1日电(记者 肖前辉 通讯员 周娜) “中国股改第一股” 三一重工31日对外透露,上市7年来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均以60%以上的年增长率向前推进,市值从2003年7月3日上市初始的37亿元成长为2009年年末的540余亿元,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三一模式”获得成功并成为中国股改主流模式。
根据WIND权威数据,2003年7月3日上市首日,三一重工发行价格15.56元,截至2009年12月31日,A股自发行首日起的复权收盘价为321.41元。在过去的7年内,股价复权累计涨幅1408.97%,涨了14倍。
2005年6月10日,湖南民营企业三一重工实施股改,开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破冰首航”,被誉为“中国股改第一股”。三一重工股改的成功,加上“送股+派送现金”的“三一模式”后来被普遍采用,为股改的推进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成功经验。2008年6月17日,三一重工成为中国内地股权分置改革以来首家实现股份全流通的上市公司,标志着A股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
自上市以来,三一重工在市值持续成长和业绩持续增长方面均表现不俗,其销售收入从上市前的2000年3.9亿元跃升至2009年的164.96亿元,销售利润从1.81亿元提升至26.29亿元,便是最好的佐证。
三一重工为股改作出的表率以及其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可。2010年5月29日,“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暨第四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三一重工获得“最具持续成长能力上市公司”、“最受投资者喜爱的上市公司”以及“最富社会责任感上市公司”三项大奖。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中国资本市场20年间,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股权分置改革。而回顾三一重工7年的资本市场历程,“中国股改第一股”也是让三一走入大众视野并获得普遍认知和由衷赞赏的里程碑。
引人注目的是,在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的同时,三一重工也在极力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2010年4月30日,三一重工出资1500万元发起设立国内首个“中国三一灾后孤儿救助基金会”,探索企业灾后长效救助机制。此外,在2008年湖南冰灾、四川汶川地震等灾难发生后,三一重工救灾服务队和三一的救援机械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灾区进行救援。三一重工在社会公益方面的卓越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荣获了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