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
这次采访的难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估计,原定两天的采访整整延长了一倍的时间。第一个受访学生杨迪国告诉我们,他家住在山坳里,采访车根本无法直达。得知此消息,曹巧林决定联系永州团市委,借助他们的力量为我们联系一辆可以爬山的车。
到达永州后,零陵团区委陈主任为我们联系了一台小面的,车主在得知我们一行是去采访贫困学生之后,主动提出要降低租车费用。下午1点,在陈主任的陪同下,我们从零陵区驱车前往杨迪国家。经过两个半小时颠簸,车子终于开始爬山。不幸的是,就在我们进山后的半个小时,我们的后车胎被山路上的碎石碾破。此时已是下午4点,山里也突然下起了暴雨,我们只好全部躲回车里。
山里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在大雨渐停之后,我们决定随杨迪国步行爬山回家,一路上也顺便趁着天未黑多拍些素材。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等我们完成采访任务回到车里时已是晚上8点。
车子在下山的路上又出了问题,刚换的备用胎没气了,我们再一次做好在山里过夜的准备。车子恹恹的在山路上慢慢爬行,就在我们几乎绝望的时候,路边出现了一个打气站,希望降临。
晚上11点,终于回到永州市,一路随行的陈主任邀请我们晚餐,我们婉拒了。回到酒店,等待我们的是赶稿、检查拍摄素材、拍摄器材充电和检修,为第二天的采访做准备……
■感动
我们带去的笔记本、相机和20多盒录像带里收录了大量孩子们勤奋好学的故事,自强不息的经历。但是,仍遗落了太多的感动……
在田收同学家采访时,她哭着向我们说起了妹妹放弃学业,打工供自己读书的事,并说:“我一直很内疚,更希望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妹妹。”这一刻,同事们都红了眼睛。
接下来,她说到自己的人生格言:“没有伞的人,在雨中必须奔跑”,看到她说这句话的坚毅眼神,曹巧林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转身冲了出去,站在门口泣不成声。
当杨迪国讲述求学时候“一罐咸菜吃一周”,当幼年失去双亲的莫湘华说起仅存的关于父亲的记忆,镜头前面是孩子们湿润的双眼,而镜头后面是每一个在场的工作人员泪流双颊的脸。
■车神
此次行程中掌握方向盘,带着我们翻山越岭的驾驶员曾青山同志,令我们想到了《头文字D》中漂移过弯的秋名山车神,因而被我们一致评为“雪峰山车神”,技术堪称一流。
从邵阳到怀化,雪峰山是必经之地。雪峰山,坡陡弯急,九曲回肠,其中著名的“牛屁股”弯道更是险峻。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车神曾青山也是做足了准备,养精蓄锐,向当地人详细了解了路况。
漫漫山路,不见尽头。为给大家解闷,曾青山用诙谐的语调唱起了“翻过一座山还是一座山”自编歌曲。对坐在副驾驶座一路晕车的田收,曾青山也表现出了车神风范,一路小心关照。
四天的行程,两千多公里的行程,翻过了数不清的山,绕过了数不清的弯,我们坐得放心也舒心,在此特别鸣谢我们的车神,相信大哥的驾驶生涯上又将添上辉煌的一笔。
摄制组雪峰山合影
去莫湘华的家必须翻过这座大山
专注